幼儿园老师的自述:不教孩子这些,他们将如何面对未来?

发布时间:2019-11-22
关键词:创造力 幼儿 面对未来

生娃一时苦,养娃育娃一直苦

养娃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而父母在此承担的是一个“成长教练”的角色

父母除了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更要教他们做事的方法


父母无法预测孩子的未来

培养孩子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们从容地应对未来

才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向


马云表示:不让孩子尝试艺术,30年后他们将找不到工作。


“在未来,我们要教育孩子注重创新、创意,教育孩子怎么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机器不可能做得比人类好的事情,这就是教育的关键。”


抓住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创造力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幸福泉老师们经常用一些独创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在差异中找到最适合班级幼儿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幸福泉的核心课程是“创造力培养系列课程”,园所的每一处“微环境”都彰显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头脑风暴思想库”墙面设计体现幸福泉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质疑千古佳话”、“每周一问”活动、“头脑风暴游戏”课程、“巧思”课程都颇受孩子们喜爱。

在一次偶然的观摩活动中,小杏儿了解到小朋友们尤其喜欢园里的高老师,平时也爱和高老师一起探讨一些小秘密。


后来得知,高老师所带班级三分之一的幼儿获创造力大赛各种奖项。2018年11月23日,高老师班上的严百宽小朋友获得INOVA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最佳青少年发明奖;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颜百宽小朋友在国旗下合影(右一为颜百宽)

颜百宽小朋友获得“克罗地亚世界发明展金奖(左)

大会唯一一个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右)


班级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能获奖,高老师有什么神奇的妙招?

一段来自高老师的自述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一、针对幼儿的天性,支持鼓励幼儿萌芽中的创新点 


幼儿期可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爱问:“为什么树枝断了还能长出来”“为什么弹簧能左右摇摆”“为什么人吃饭怕烫”“为什么……”


一个普通的午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喝水,手里端着刚泡的热茶水,不小心碰到李老师手中拿着的宽胶带,胶带黏到杯子上,慢慢的打起卷来。


这时,圆圆小朋友发现了,端着自己的水杯到李老师跟前,也想试试,结果胶带在她的杯子上没有反应。


我问:“圆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她想了想,用手摸摸自己的水杯,又摸摸我的水杯,说:“老师,你的水好烫啊。”


我又问:“如果我的杯子是双层摸起来不热,喝起来烫嘴怎么办?”


带着这个问题,我带着小朋友们在课间碎片时间展开讨论,最终,圆圆的《带表情的勺子》手工作品诞生了。所以教育者应善于捕捉这些创新精神的火花。

圆圆的手工作品《带表情的勺子》


针对这类情况,我们班级的每周一问活动,正给了孩子们提出问题的机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与想法,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伴质疑创新点,大家讨论再优化找出优选解,教师支持孩子的探索乐趣,引导幼儿独立思考,鼓励幼儿质疑。幼儿创新思维最初的萌芽就这样被激发出来,让幼儿的创新意识最大化提升,使他们变得思想敏捷。



 二、为幼儿创设提问环境 


设置情境,利用每周一问,多让幼儿提出问题,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问多答”。


我经常鼓励小朋友们做提问箱和提问墙,让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写下来,整理好带到园里,然后课上老师和小朋友对问题进行筛选,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最优解。


三、正确理解幼儿“创新”行为中的“新”


我们作为教育者,都了解“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培养几乎成为了教育者在制定计划、备课中必不可少的目标,但幼儿“创新”究竟如何体现呢?


幼儿诞生在世界上,每一件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创造性的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掌握和理解未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尽管有重复,但对于他们自身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创新。


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都应以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为主,只要幼儿的行为,方法相对于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有所突破,我们就应给予鼓励。


一次“画鸟”的绘画活动中,我们班一位幼儿将画纸涂为全黑,对此,我很好奇。于是问这位小朋友:你能为老师讲解一下你画的这是什么吗?


这位小朋友告诉我:“我画的是《黑夜蝙蝠》,晚上天空是黑色的,而蝙蝠也是黑色的,他们溶在一起,就是我画的画”。


其实,小朋友画的是抽象画,这幅画表现了蝙蝠和夜色溶为一体的意境。因此,点评时,我说虽然这副画在视觉上可能有些不好理解,但使人产生视觉想象,体现了小朋友大胆的想象力。


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戏结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底,鼓励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幼儿以自己现有知识经验去寻求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新人才的正确途径。


孩子处在创造力的萌芽阶段。他们好动、好问,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好奇心。提问是孩子探究知识、自觉学习的外在表现,更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家长、老师必须要保护好孩子提问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