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淮教授解析新《民促法》下民办幼儿园前景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4
关键词:程淮 民促法 民办幼儿园

2017年9月1日,新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对民办教育机构有何影响?程淮教授为您解析新《民促法》下民办幼儿园的前景与对策。

 

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可以说分类管理已成定局。分类管理,将民办学前教育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这种“二元结构”,使每一所民办幼儿园都将面临明确定位、重新站队!民办学前教育将面临新的“洗牌”!在这历史的重要关口,需要鹰一样的眼睛,洞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明确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在可以选择的条件下,你到底选择营利还是非营利?选择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如何把握宏观、操作微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如何跨越民办幼教机构的“三重门”,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下,民办学前教育究竟有哪些发展前景,又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一、分类管理的法理基础

关于分类管理,很多园长或者是举办者会问,为什么要做分类管理?要分成营利、非营利?有人说分类管理是国际的惯例。它为什么是国际的惯例?这种分类管理的法理基础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教育事业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也有人本属性。

社会属性就是教育事业它既是民生的问题,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民生问题,就是每一个公民生来都需要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战略,是说教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就提出学前教育是为国家构筑未来人力资源的财富。会议的主题就是“构筑国家财富”。作为政府要关注民生、关注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这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所以国家要对教育进行投入,以取得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回报。

教育的第二个属性就是人本属性。人本属性在于教育事业它是个人或者家庭去谋求发展的一种投资行为。特别是学前教育。我们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赫克曼教授曾经做了个非常严谨的研究,常常引用的是美国佩里的研究成果。它有一个很著名的曲线,这个曲线说明的是投资一美元对不同年龄的人的个人回报率。研究表明,学龄前投资一美元的个人回报率是学校毕业以后进行职业教育的8倍。因此教育也是个人或家庭为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追求幸福的一种投资行为。而举办者出资举办幼儿园或学校也是要取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所谓社会效益,像公立学校以及国际上许多基金组织、慈善组织,包括一些宗教团体的捐资办学,这纯粹是非营利的,是要取得社会效益的。那么还有一些举办者,他们是出资办学,出资办学在获得社会效益以后,实际上还要获取经济利益。在今年修订后的《教育法》就把原来的“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这句话删去了。因为教育可以是家庭的一种投资行为,举办者办教育可以从家庭的个人投资行为里面获得经济回报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是教育的人本属性所决定的。兼顾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建立国家、举办者、个人或家庭合理的分担和回报的法律制度,是分类管理的法理基础。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分类管理后,便于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对营利、非营利的教育机构进行有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和扶持,特别是便于对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二、如何选择营利或非营利

在分类管理的新法下面,我们到底选择营利还是非营利?怎么去选择,怎么去站队,是许多园长和举办者非常纠结的问题。我认为,“选择有方,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你到底是站到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这个阵营里?这是应该有方案或者有方法的,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而贵在得法。这个“得法”就是尊重规律,运用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有两大影响因素。一个是社会的需求,第二个是政府的政策。关于社会需求,特别是二孩放开,对学前教育包括0-3岁早期教育,释放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关于政府政策,分类管理的政策使得民办学前教育直接形成了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结构,就是分成营利性或高端特色的幼儿园、非营利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二元结构下每一所民办幼儿园该如何选择?我认为还是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最好能够“把握宏观”,又能够很好的“操作微观。”

(一)把握宏观:民办学前教育“三总论”(总方向-总思路-总方法)

如何把握宏观?宏观的政策背景就是:营利和非营利的二元结构。宏观是讲“得法”,把握一些大的规律。大的规律是什么?2013年,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关工委专家委员会和宋庆龄基金会在举办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我曾提出一个“三总论”,即:总方向、总思路和总方法。

总方向是,作为民办幼儿园,要建设一个特色的教育体系,让社会让人民让政府去选择。不管你是营利性的高端特色幼儿园,还是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都必须要有质量,要有一定的特色。当然对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对特色有着更加鲜明的要求。作为一个民办幼儿园,你发展的总方向是要能够成为满足人们选择性教育需求的教育机构。因为即使做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政府也是要挑,也是要选,也是要有门槛的。这是总方向,成为满足人们选择性教育需求的教育机构。

总思路是,民办学前教育,必须遵循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就是教育的规律,第二个是市场的规律。作为民办学前机构,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当然最大的市场规律还是你能够满足选择性的教育需求。这是总思路。要遵循两个规律,不可偏废。最后就会形成我们事业发展的理论。

总方法是,作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市场环境下,我们必须着力去优化我们自身发展的微环境。微环境是我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直接影响儿童个体成长的微环境,包括各种人物,场所和事件的总和。也就是我们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环境。总方法就是既要优化孩子个体成长的微环境,又要优化民办教育机构本身成长的微环境。后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做:经营、管理、保教。

所以这是大的规律:总方向,总思路,总方法。这也是基本的规律,“得法”就是要符合基本的规律,才能办好民办学前教育,这是把握宏观。

(二)操作微观:选择营利和非营利性的三要素

如何操作微观?如何选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这里有三条可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当地政府的限价与扶持政策的匹配度。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政府限价,政府限价后给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为什么说选择有方,但无定法?因为“定法”即固定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政府的扶持政策在我国这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度里,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能够投入到学前教育的资金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与限价的匹配度如何判断,其实是应该有个公式的。即政府的限价与扶持政策之间的匹配度应该是,限价后的收费标准等于民办幼儿园通过生均成本的核算以后,核算的收费标准减去政府的补贴。即限价后收费标准加上政府的补贴等于这个幼儿园经过成本核算以后应当收取的费用。即核算的收费标准=限价后收费标准=政府补贴。那核算的收费标准应当是什么?我提的概念是,应当是实际的生均的全成本在乘上一个百分比,这个百分比是民办幼儿园的合理的盈余。其中生均全成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幼儿园也是各不相同的,除了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外,特别是房产的使用成本,是有很大差异的,生均的全成本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说非营利性不等于不能盈余,这个盈余也是民办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只不过这个办学的盈余部分不能用于分配。登记成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在办园终止的时候,根据现在《修正案》里有个过渡的办法,如果你是在新法颁布之前办的幼儿园,那么它是可以根据过渡的方案考虑到综合的因素要给举办者一定的补助,结余的部分仍然是用于办非营利性的幼儿园。

从国际的经验来看,非营利性的组织也是可以有盈余的,而且收费标准也不是判断营利非营利的标准,因为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这种办学的结余是举办者拿回去分配还是继续用于办教育,这是区分营利或非营利性的根本标准。总之,对于分类管理,如果你选择非营利性,那就要看政府的限价和扶持政策匹配度你能不能接受,如果限定的价格和补贴加起来,根据成本核算以后,还可以有一定的盈余,非营利性是可以选择的,这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当地的家长,特别是在你幼儿园2-3公里范围内的家长,他们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支付能力。如果支付能力不够,你想办收费更高的营利性幼儿园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个因素,自己的办园能力和水平。你有没有打造出能够满足家长选择性特色教育需求的能力。所以这三个因素,是我们考虑选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三要素。当然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新的《民促法》的一些配套实施细则。今年4月份,中央深化领导改革小组通过了《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在新法颁布以后会配套落地。所以大家也要关注中央已经既定的这些配套的实施细则,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三、办好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幼儿园须关注的问题

(一)选择非营利性或普惠性幼儿园须关注的问题

如果选择了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由于政府限价,政府又给出了比较好的扶持政策,幼儿园收费又适合周边人群的支付能力,就不用担心招生了。园长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建好队伍上,做好服务上,还可以引进优质的课程,办出水平和特色。因为普惠性幼儿园不等于是低端的幼儿园,不等于是没有质量的幼儿园。这是普惠性幼儿园主要的好处。办好普惠性幼儿园还要注意本身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硬件方面,普惠性幼儿园应该在硬件的投入上重装饰、轻装修。装修不用花更多的资金,要做得简明有特点。但是在装饰上,在对教育微环境的优化上要下大工夫。所以重装饰、轻装修,对硬件的投入上是要和营利性的园有所区别。

第二,在软件上,要特别强调向管理要效益,让创新出成果。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和园长要很好的分析影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各种经营要素,在优秀的管理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要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厉行节约,向管理要效益。另外,要让创新出成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家长其实也有选择性的教育需求,如果普惠性幼儿园具有创新的教育成果,或者引入创新的教育成果,让政府买单,为本园的孩子服务。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我们的一所小区配套的政府资产的普惠性幼儿园就承担了由政府采购、总部提供专业支持的早期教育的项目。所以政府购买服务,购买优质的教育成果,也是体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价值的地方,这是第二点。

第三,以优质的教育赢得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因为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时候是以奖带补的,奖励为学前教育做出贡献的举办者。所以你一定要是优质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赢得政府的青睐,获得政府的更大的支持力度。

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除了在软件硬件和做好质量下功夫以外,不仅要关注3-6岁,还可以往1-3岁向下来延伸服务,这也是一种机会。要尝试去改变普惠性幼儿园的收入结构,能为家长提供更贴切的有质量的教育服务,这是普惠性幼儿园也要关注的一个要点。

这几年政府大力倡导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以政府限价并且给予补贴的运营模式,这是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一种形式,也是目前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框架下非营利幼儿园有可能也是高收费的幼儿园。因为它可能是高投入和高质量。但是它的特点就是不要求取得经济利益,办园结余不用于分配,仍然用于非营利性的教育事业。所以非营利性不等于低收费。这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框架下也是一种认识。

(二)选择营利性幼儿园须关注的问题

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要以鲜明的特色求生存,以卓越的创新求发展。在这里高质量就等于特色加创新。这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定位。选择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你真的必须要拥有提供高质量的特色教育来满足家长们选择性教育需求的能力。你能够承受越来越昂贵的人力资本以及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就是说你自己必须要有这种金刚钻,如果你自己没有,你要能借来这种金刚钻也可以,否则你真的揽不了这个瓷器活。办好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至少要建立好三大特色体系。

第一,是特色教育体系。要打造一个核心的特色教育体系,才能够形成不容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理论的特色,理念的特色,目标的特色,课程的特色,教学的特色,文化的特色,经营的特色等等。这是教育机构的根本。在这个特色教育体系里面,我们需要的不是细枝末节的改良,而是整体性系统化的思考和实践。特色教育体系有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满足某种选择性的教育需求。比方说幸福泉所倡导的幸福教育就是培养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幸福教育。

第二,是特色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不仅有安全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家长服务的管理,质量的管理,财务的管理,还有知识信息的管理。要形成一个特色的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的底线管理。所谓底线,就是不能触碰的“天条”。比方说绝对不能向家长或供货商索要或变相索要金钱或礼物,体罚或变相体罚甚至虐童等各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等。底线管理如果不管好,肯定是要出大篓子的。

怎样才能做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呢?像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详尽的可操作化的安全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每一个岗位都要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每个学期要评选安全标兵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对安全责任事故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包括经济惩罚的制度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好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做好上面这些难道就能做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了吗?其实不然,因为幼儿园安全最大的系数不是制度,而是每一个教职工的责任心。所以我们还必须强调讲责任、讲奉献、讲创新的园所文化。在幸福泉的十大管理理念中就有“危机意识”。所谓危机意识,作为管理者,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有一种抱着炸弹办园的危机意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要形成这种责任结果导向的文化。所以,“责任——我们的性格特征,奉献——我们的生活方式,创新——我们的光荣传统”,是幸福泉在19年前成立时,就是我们倡导的园所文化。当然这种园所文化的传播不是靠写在墙上的那些口号,而是要有一个个生动的文化故事,只有文化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因为男女老少都喜欢听故事,所以用文化故事的方式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可以说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经验。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润物细无声”。

2、人力资源管理。如果说安全管理是一种底线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的核心。针对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北京的幼儿园,有很多外地幼师到我们幸福泉工作。但是由于她们没有北京市户口,所以她们不能在北京评定职称。所以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实施了幸福泉内部的职称评定制度,我们把它称为“五彩路教师专业成长制度”。所谓五彩路就是赤橙黄绿蓝。从三级、二级、一级、高级到首席教师共五个级别,每两年我们内部进行职称评定,职称评定后和教师的薪酬挂钩,这样就使得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让教师也获得了专业成长和归属感。

3、家长服务的管理。我们知道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同盟军。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呢?多年来,我们实施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绿叶家长行动计划”。因为孩子是花朵,家长就是绿叶。我们采取积分制的管理办法。比方说倡导家长来幼儿园做助教,做老师,参加各种各样的义工,志愿者的活动,那么每参加一项活动,这个家庭就会得一片绿叶,如果积累到若干绿叶以后,它就会变成一朵太阳花,最后看谁的太阳花以及叶子得的多。运用这种量化的积分管理,在年底的时候,我们就会举行隆重的绿叶家长颁奖典礼,给家长一种崇高的荣誉。根据我们的经验,家长越是能够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他的孩子就发展得更好。

第三,是特色服务体系。建立特色服务体系的核心就是服务的质量。我记得在2000年,北京市西城区幸福泉幼儿园获得了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认证,当时应该是国内首家幼儿园获得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工厂做ISO9000的认证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认证,而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为,教育机构的产品就是服务。ISO9000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认证教育机构的时候,当然要对学生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进行评估,但是它认证的核心是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建立特色的服务体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把控好我们的服务质量。

在幸福泉对家长服务的十大服务理念中有一条就是“家长永远是错的”。这是要表达什么理念呢?家长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但是家长绝不是上帝,所以当家长想提出什么意见的时候,他发现原来你们都做到了。所以“家长永远是错的”!这种服务理念我们强调的是一种更周到或者超前的服务,我们倡导三个提前,就是你要“提前想到,提前说到,提前做到”。要超出家长的期望,这就是“家长永远是错的”这种服务理念所要求的。在这种服务理念下,你才能够把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服务做到位,做到细致入微,做到贴心。例如冬天到了,孩子们在外“疯玩”,玩完以后很多孩子都会出一身汗,一旦风吹着凉以后容易感冒。所以老师和保育员会把一块干的毛巾塞到孩子的背后,玩完以后用毛巾把背上的汗擦一擦,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冒了。这个小小的细节是特色服务体系的一个例子。像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才能体现出我们建立的这种特色服务体系。

另外我们强调,我们的服务质量应当经得起检验。我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有个家长曾经讲过,他就是要花25元去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去洗车,而不愿意在家门口花10元去洗车。为什么?他说我花25元去洗车,车洗完以后,那个洗车的小伙子带上白手套在洗完的车上面抹来抹去给他看:一尘不染!所以我把它称为“白手套工程”,就是经得起检验的服务质量。 

建立起特色教育体系、特色管理体系和特色服务体系,是办好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

 

四、分类管理下民办学前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使得中国民办学前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每一所民办幼儿园都将面临明确的定位,民办学前教育将面临新的洗牌,中国民办学前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站。

(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所要达到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标(现在已经提前达到了),过去五年全国幼儿园的增长数量是73200所,也就是每年至少要增长10000多所,这其中民办幼儿园增长的数量其实是高于公办园增长的数量的。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再考虑二孩放开的政策,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预计可能会新增80000所左右的幼儿园。所以无论是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都具有发展的空间。另外,由于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能力的提高,公众对选择性多样化的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无论是高端的特色民办幼儿园还是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从全国范围看都有发展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在韩国仁川举办了世界教育大会,有100多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发表了“仁川宣言”,设定了面向2030年的世界教育的目标。“仁川宣言”明确提出,到2030年,鼓励各国提供至少一年高质量的免费的义务学前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获得高质量儿童早期发展看护和教育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政府到时候要免费一年学前教育,对于那个时候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来说,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政府买单,谁提供服务?只有优质的也就是有特色的能够满足人们选择性需求的这样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才能在未来存活下来。

(二)跨越民办幼教机构的“三重门”,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应该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这是萌发期。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是基于机会的发展期。因为这时候,国家的政策是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那么从2010年起,以《国十条》颁布为时间节点至今,民办幼儿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基于竞争力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走内涵发展之路,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我认为,中国民办幼教机构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所谓的竞争力模型,称为“三重门”。“第一重门”是核心竞争力,它是特色的教育体系。“第二重门”是综合竞争力。它包括园所文化,人力资源,专业的资源等经营要素的优化整合能力,能够把一切经营要素构架成最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第三重门”是可持续的竞争力,也就是架构全方位的研发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管理体系。我认为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还是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综合打造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和持续的竞争力。这是我们对分类管理背景下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是应对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解决方案,也是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自强不息的必由之路。